close

她是一位正在洗蝸牛的原住民婆婆…身後的背景就是他們所居住的地方。
這麼一個地方,是在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。
林田山原名「摩里沙卡」,這個離花蓮市約四十公里,隱身在中央山
脈腳下,因木材而繁華的小山城,民國50年代是林田山伐木的全盛時期…
有點像猴硐,繁華一時之後現在變成觀光景點,新舊交替的建築有一種很衝突的美感。
此行來不是為了瞭解山中歲月,而是為了一大群生活在此的貓兒們。
這個廢棄的學校沒拆掉-越過這個學校…
如果雙叟餐廳的貓是住豪宅吃美食,這邊的貓一定是難民+貧民窟。
令人驚訝的白貓家族,一隻比一隻漂亮,每一隻都像是餓了許久,每20秒清空一個大碗,
完全來不及放飯。
我在PO這篇網誌的時候,心情上已經調適很多,看過很多鄉下的貓,也看過初期猴硐貓群的生活條件,
但是沒見過像這般生活的貓群,完全是由一位原住民婆婆獨立養起。
拍照的時候旁邊一大籠的蝸牛,那是他們的…主食?好吧~我沒有原住民朋友。
一個林業區,兩個世界,這邊是熱鬧的觀光客,夾雜著日式建築,保留了許多的文化遺物,
另一邊卻是連一瓶飲料罐都會仔細收起回收的居民…
這一隻一邊吃一邊發出嗚嗚的聲音,她一定會活的很好~
我只是個普通人,有普通人的感情跟情緒,最近卻會有一種感覺-
難怪有人願意住在沒有什麼人煙的地方…
全站熱搜